实验原理

玻尔在三个物理学基础上,提出了有关原子理论的两个基本假设:

1.原子只能较长久地停留在一些稳定状态,简称“定态”,原子在这些状态时不发射也不吸收能量,各定态的能量是彼此分隔的。原子的能量不论通过什么方式发生改变,只能使原子从一个定态跃迁到另一个定态。

2. 原子从一个定态跃迁到另一个定态而发射或吸收辐射能量时,辐射的频率是一定的。如果用EmEn代表有关二定态的能量,辐射的频率υ决定于如下关系:

       

式中h为普朗克常量。

原子状态的改变,通常发生于原子本身吸收或发射电磁辐射,以及原子与其他粒子发生碰撞而交换能量这两种情况。本实验中采用电子轰击原子的方法改变原子状态。

左侧为弗兰克—赫兹管(以下简称F-H管),F-H管中包括热阴极K、栅极G和板极A;右侧是为F-H管各电极提供电压的电路。F-H管中充以要测量的气体(氩气),热阴极K发出电子,在K与栅极G之间加电场使电子加速,加速电压为VGK,在栅极G和接收电子的板极A之间加有反向拒斥电压 VAG。当电子通过KG空间,进入GA空间时,如果仍有较大能量,就能冲过反向拒斥电场而到达板极A,成为通过电流计的电流IA ,进而被检测出来.如果电子在KG空间与原子碰撞,把自己一部分能量给了原子,使后者被激发,电子本身所剩下的能量就可能很小,以致通过栅极后不足以克服拒斥电场,那就达不到板极A,因而不通过电流计.如果这样的电子很多,电流计中的电流就要显著地降低。

实验时,把KG间的电压逐渐增加,观察电流计的电流.这样就得到板极电流IA 随KG之间加速电压的变化曲线。

对上述的实验现象可以作如下解释:

    

图中的小圆点代表电子,大圆点代表氩原子;电子的颜色由红变黑表示电子能量损失,氩原子的颜色由黑变红表示氩原子得到能量发生跃迁。

 

逐渐增加KG间电压VGK,电子在KG空间被加速而取得越来越多的能量。当VGK<Vg(Vg为第一激发电位---使原子从基态被激发到第一激发态所需要的加速电压)时,电子取得的能量较低,与原子碰撞为弹性碰撞,不发生能量交换即不影响原子能量状态,板极电流IA将随VGK的增加而增加.当VGK=Vg时,电子在栅极附近与原子发生非弹性碰撞,将自己的能量传递给原子,使原子从基态被激发到第一激发态,而电子失去几乎全部动能,这些电子将不能克服拒斥电场而到达板极A,板极电流IA开始下降.当VGK>Vg后,电子即使在KG空间与原子相碰撞损失大部分能量,仍留有足够能量可以克服拒斥电场而达到板极A,因而板极电流IA又开始回升.当KG间电压是二倍的原子激发电位Vg时,电子在KG空间有可能经过两次碰撞而失去能量,因此又造成板极电流IA下降.同理,凡在

     

的地方板极电流都会相应下降。所以曲线中的峰值对应的电压就是氩原子第一激发电位Vg的整数倍,曲线中相邻峰值的差值就是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Vg

 

地址: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   电话: 010-62282054    physlab@bupt.edu.cn